系统检测到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较低,请升级Internet Explore 。推荐使用FirefoxChrome浏览器打开,否则将无法体验完整产品功能。
×
发布时间:2011-03-29    
2001年,南岸嘴地区曾吹响开发的号角,开展了一次规划设计国际咨询和创意竞赛。专家们从11件国内外参赛设计作品中,先投票滤出6个入围方案,最后评出3个优秀方案。然而,方案评出后便被束之高阁,南岸嘴开发全面搁浅。这次轰轰烈烈的国际征集缘何无果而终?记者近日从武汉市有关部门了解到一些“内幕”。



历史机遇
龙王庙险段综合整治为南岸嘴开发打基础


南岸嘴处于长江、汉水两江交汇处的半岛形地域,东临长江,北依汉水,南枕龟山,西接月湖,处武汉山轴水系的交点,是集中体现武汉江城特色的地方。1998年,武汉人民战胜特大洪水后,开始对南岸嘴——龙王庙地区进行综合整治,为开发南岸嘴提供了机遇。

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之后,省、市政府在国务院的支持下,投资了2.5亿元,历时半年多,实施了“龙王庙险段综合整治工程”。对南岸嘴头部进行了削坡处理,共拆迁居民1427户,削掉其尖端用地10.21公顷,拓宽行洪口门60米,达到280米,同时修筑了新堤,有效地改善了此地防洪条件。

2000年,武汉市又投资1.5亿元,将南岸嘴地区新老堤之间180亩用地内1230户居民和26家企事业单位整体搬迁,腾出了约150亩可规划用地。在改善这些居民生活居住条件的同时,奠定了南岸嘴地区开发建设的用地基础。同一年,总投资近4亿元、双向四车道的晴川桥建成通车,连通了汉口沿江大道、中山大道、汉阳鹦鹉大道等一系列重要干道,并通过城市道路网络与长江大桥连接,使南岸嘴地区与汉口、汉阳乃至武昌的交通联系大为改善,为下步建设提供了可能。

正是基于上述条件,武汉市市委、市政府提出尽快启动南岸嘴地区开发建设。

目标定位
凸显两江交汇独特地位打造国际知名标志景观


2001年3月26日,市长办公会专题听取了南岸嘴地区规划设计的汇报,综合一系列前期规划研讨和咨询的意见,就南岸嘴地区建设规划目标进行了确定,即:“凸显两江交汇的独特地位,体现群众性、现代性、文化性,建设成为滨水特色鲜明的市民文化活动中心、旅游观光中心和城市景观核心,并使之成为武汉最具国际知名度的标志性景观。”这一定位包括的主要涵义有:

建设主题:南岸嘴地区的景观建设应突出两江交汇的独特地位,以表现武汉滨水特色。两江交汇赋予其鲜明的地域个性和广泛的世界意义,这一主题最能体现南岸嘴的地域、文化和空间特征。

景观建设:应体现“群众性、现代性、文化性”的特色。作为城市地理活动中心,南岸嘴应突出群众性,吸引和方便三镇市民的汇集,以及海内外旅游观光客人;其建筑形式应具有浓烈的现代气息,能充分展示二十一世纪的审美意识和建筑水平。

景观风貌:体现“绿”的色彩。环境应闹中有静、动静结合,建构物应体现“高、精、尖”的特征,建筑平缓舒展,布局开敞明朗,空间设计“以人为本”。

最佳视点:南岸嘴地区的景观建设必须一方面体现出位于长江景观带中心的要求,又要成为观看“两江交汇”、“龟蛇锁江”、“两桥飞架”及武汉三镇建设风貌最佳视点的要求。

这一目标定位成为当时南岸嘴地区规划设计的“行动指针”。

征集创意
国内外九家机构献计献策三个规划设计案获评优秀


2001年,南岸嘴地区规划设计国际咨询和创意竞赛正式启动。当年8月至9月,来自国内外的9家设计机构参加了创意竞赛并提交了11个创意方案。10月21—22日,专家评审委员会对上述创意方案进行评审,通过2轮评议和投票,选出3个优秀方案:日本都市计画研究所(3号)、香港陈世民建筑师事务所有限公司(4号)、中南建筑设计院(6号)方案。但专家组也指出,3个方案各有亮点,也各有缺陷,都有待完善。

3号方案:第二生态空间

创意以服务现代生态型国际大都市为目标,力图在都市中形成“第二生态空间”,为实现大都市文化科技中心功能,提供一个丰富多彩、舒适宜人的现代都市空间。规划布局将主体建筑布置于基地端头,通过建筑群的围合以及人工地坪组织各种广场空间,在核心部分围合出椭圆广场。在丘陵状人工生态地坪上的主体建筑采用曲线造型,强化其升腾飞扬之势,并通过抽象、挺拔、翔宇腾空之势升华出一种现代的力度感,同时其金黄色合金材料的屋顶色彩,与黄鹤楼、晴川桥、铁门关等周边氛围相呼应。

专家组点评:3号作品犹如一只腾飞的凤凰,标志性强,橙红色的屋面从城市灰基调的背景中跳跃而出。

4号方案:生态文化公园

创意主题为“将南岸嘴地区建成武汉市的一个共生性标志,城市中心的一块生态性绿洲,市民共享的一组公共性活动空间,旅游观光的一片典型性乐土”。规划将龟山向南岸嘴延伸的用地地面以上整体架空,总体规划为植被式生态文化公园,其中位于头部10公顷内的“三帆”标志为“生态公园”的核心,端头部为容纳10000人的集会广场。

专家组点评:4号作品将龟山生态资源延伸到南岸嘴端部,突出了绿色主题。

6号方案:建设文化地标

创意考虑传承历史文化,在南岸嘴端头10公顷内建设国际大都市现代化的标志——武汉国际文化中心,其余则为大片开敞绿化。主体建筑力图塑造“华美、舒展、如水晶般明亮、极富动感和韵律的造型”,以及“似一片片翻卷的浪花,又犹如鲲鹏屹立江头,欲冲天腾飞”的景观。

专家组点评:6号作品以片片白帆,巧妙集合成一座音乐厅,剔透恢宏。

精益求精
南岸嘴开发瞄准世纪精品没有理想方案就不急拍板


国际征集活动结束后,出乎市民的意料,征集来的方案均未被武汉市采用,而南岸嘴开发也搁浅至今。时任武汉市长的王守海公开表示:参赛作品确有“创意之作”,但缺乏“惊人之笔”。他强调:在没有形成理想的创意方案时,政府不急于拍板。

2003年3月1日,时任武汉市长的李宪生在市政府全体(扩大)会议上讲话说:我们汉江开发的定位就是按照“世纪精品”的要求,力求建设一流的水景岸线。南岸嘴地区的开发,规划设计搞了几年,之所以至今没有动工,也是想把它建成世界知名的滨水景观区。城市建设是百年大计,要有精品意识和精益求精的精神。

2006年1月,武汉市长李宪生在全市“两会”上说:“对于南岸嘴的开发,我一直坚持一个原则,就是要想好,要想透彻,规划最重要,不能做建设性破坏,要好好规划、开发利用。如果没有想好,没有规划好的话,还不如不动,等一切规划好了,我们再启动。”他还说:“(南岸嘴)最后入围的几个咨询方案,我们都不满意,我们还要继续征集。我们要把它建设成有品位的地方,甚至是百年不变的优秀建筑。”

记者还从有关部门了解到,虽然国际征集没有开花结果,但武汉市有关部门对南岸嘴的研究一直没有停过。前几年,曾有人建议将武汉国博中心建在南岸嘴,但因南岸嘴无法容纳如此大规模的博览中心,该中心最终落户汉阳四新地区。
酒店设计与石材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