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检测到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较低,请升级Internet Explore 。推荐使用FirefoxChrome浏览器打开,否则将无法体验完整产品功能。
×
发布时间:2010-07-30    
熊绍辉:

  被朋友们亲切称为“熊熊”的他已到了三十而立的年纪,非名校毕业的他,已经出版过四本设计类书籍,其中一本还被设计学院选用为教材;加上曾经在学校教授设计课程的经历,深受广大学生和诸多粉丝的追捧。他就是今天对话的主人公熊绍辉,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了解他的设计“加速度”的过程。

  只有不断地了解生活,才能发现生活之美,并为设计积累灵感。

  国家注册高级室内建筑师

  全国杰出的中青年室内建筑师

  个人著作:

  《Lightscape/VRay/MaxWell室内外效果图表现技法》

  《3d max & Lightscape商业效果图表现技法》

  《VRay非凡视觉》

  《家居设计资料集》

  《家居设计创意》

  获奖情况:

  2009雷士中国照明应用设计大赛

  1:全国总决赛商业空间入围奖

  2:北京区优秀奖

  3:济南区三等奖

阴差阳错 入行设计

  在做设计工作之前,熊绍辉最初学习的专业是和设计毫不相干的应用电子专业,后来出于对自身兴趣的进一步挖掘,他转学到武汉某技术学院学习了五年的环境艺术专业,从应用电子到环境艺术,虽专业跨度颇大,但也在阴差阳错之间让他选择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即设计师,并进行了系统地学习。他坦言,在学校学习只是一个接受设计的过程,而真正能够接触设计,接触项目是在实践一年后并具备运作项目能力的时候,这时才算是真正接触到设计。

  年少时候曾彷徨自己未来的方向,并在不经意间选择设计专业,目前拥有诸多成绩的他是在何时对设计产生浓厚的兴趣,他笑道,可以说最初是因为金钱的驱动,大学时合租的朋友因为经常用3D软件设计动画,自己也在他操作软件的过程中学习到一些应用技能。因为当时电脑设计软件还不是特别普及,所以会有做装修的朋友拿着手绘图让我帮忙设计电脑效果图,因为本身学习设计的关系,设计出来的作品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并拿到了1500元的报酬。1500元在那个时期对于初出茅庐的他来说是一笔可观的数字,而且一心想改善家里生活条件的他也对设计萌生出强烈的兴趣,并将年轻时期的一腔热情投入其中。

  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

  从助理设计师,到设计师,到首席设计师,再到设计总监,最后成立自己的工作室,熊绍辉一步一个脚印,都走得非常稳健踏实。从学校毕业出来的他也在短时期内做过网站美工、平面设计等色彩类敏感的工作,不过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室内设计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当时的他在选择这条路的时候就有了明确的目标,自己就是一支设计行业的潜力股,未来一定会成为行业的佼佼者,所以无论未来这条路多么艰辛、辛苦,都会坚持下去。

  不过刚工作两年的他在设计的道路上也有过一段小插曲,那时候出于人类的共性,年轻气盛的他对金钱的渴望比较强烈,而施工较设计盈利大很多,所以就和一个朋友合伙开了一间装饰公司,经营方向是施工为主,设计为辅,但是在公司顺利经营了七个月左右,那个合伙人居然携款私逃,丢下一堆烂摊子给他,出于责任心,他不得不用一年的时间和精力来解决剩下的工地和公司债务。

  这是一次人生道路上惨痛的教训,相信当时的他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和身心折磨,不过眼前的他在谈起这次经历的时候仿佛只是一件云淡风轻的事情,他说,虽然这个教训比较痛苦,但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在这次事情以后真正认清了自己,也明白了自己没有施工经营方面的天赋,从此以后就静心、专心下来做好设计。现在看来我反而很感谢那个合伙人,如果当时没有被他欺骗,并一直做着施工方面的事情,可能现在的设计水平还是停留在六年前,所以感谢他让我一直在设计的道路上坚持。

至理名言 设计源自生活

  熊绍辉在很多设计诠释里面都会提到“设计来源于生活”,这句话虽然在世人眼里看来是俗到不行,但却是至理名言。他解释道,只有不断地了解生活,才能发现生活之美,并为设计积累灵感。设计的境界和年龄、阅历有关,正如没住过豪华别墅、酒店奢侈套间,怎么能够了解空间的基本功能,体会到人在其中的情感交流。我自己也会经常参观或住进一些高档的酒店、会所、别墅等空间,了解空间的动线走向,领略空间的气场交流。

  同时,伴随着设计的痛苦和快乐同样源自生活,两者在设计的道路上密不可分,在熊绍辉看来,如何产生痛苦和如何产生快乐,这其实是一个过程,每个人都会不同。要想让自己一直快乐,那么我们就要不断的去发现生活中的快乐。对自己来说,心中的想法在现实中反映出来,得到了业主和大众的认可,快乐的感觉就远远大于痛苦。当然,自己也会有痛苦的地方,比如项目在推进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业主理解不了设计师的想法、体验,看不到设计的内在价值以及方案为他带来的利益。就如同样一个空间不大的咖啡厅,业主为了多挣钱希望布置100人就餐环境,但是为了今后的经营方向和导向,只能设计50人的就餐环境,50人就餐的环境远比100人就餐环境舒服,而且树立的品牌形象和给人的印象也会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会痛苦为什么没有足够好的口才让客户接受自己的想法。

  人无完人 勤能补拙

  在熊绍辉的工作室里,我们看到了他的很多摄影作品,有随性的,有唯美的,有民俗风情的,还有浓郁艺术气息的……都向我们展示着他行走的足迹和拍摄的心情故事。谈起这个最爱的兴趣,他高兴地说,我非常喜欢摄影,也爱好旅游,所以今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开着车走遍自己想去的地方,目前最想去的地方就是西藏,蓝天白云一直是心中的神往。因为只有走得多,看得多,在设计的时候认识才会更有深度。他补充道,摄影也是自己在做设计的时候遇到瓶颈期时选择跨越的一种方式,它可以让我暂时忘记卡壳的效果图,放空思想后让灵感重新闪现,然后再投入到工作中。另外,也会选择翻阅书籍,和其他设计师朋友交流,汇聚他们的想法等方式找寻灵感。

  当记者问起他设计道路上是否还有其他的困难和瓶颈期时,他笑道,这种事情时常会出现,做项目的时候多多少少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遇到问题最关键的是设计师的态度。因为这样的难点恰恰是提高设计能力的机遇和提升设计境界的助推力,遇到一个难点,如果设计师能够从多方面推敲出解决方法,那以后这样类似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同时还能丰富了设计师的阅历和经历。

  人无完人,作为一名业内资深设计师的熊绍辉坦言刚参加工作的自己是非常内向的人,也不太善于与客户交流,这点对于设计师来说是极大的弊端,因为好的设计师要善于推销自己,把自己推销给客户后,客户才会认可你,和你交流。不善交流也着实在初期对熊绍辉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但勤奋、聪明如他,既然暂时不能把自己非常好的想法用语言的表达方式传递给客户,那就每个项目做2-3套方案展示给客户,通过效果图的方式和他沟通,直接让客户选择喜欢的方案,这样来了解客户的大体想法,这个可能会花费自己很多时间,但勤能补拙,当时这个方法无疑是最好的解决方法。而经过十多年的打磨和努力,熊绍辉已成功克服了初出茅庐时的内向和不善言谈,以最良好的状态、最完美的设计征服业主方。

不舍追求 多性风格

  看过熊绍辉的诸多作品,有纸醉金迷的夜店设计,有极简主义的办公空间,还有充满了诗情画意的中西合璧,一个个项目翻阅下来,发现他没有固定的风格模式,但回到各个具体的项目上,又能感觉到他对每种风格的完美把握。聊到这个问题时,眼前的他抬头看向远方,开口道,就像天上的云朵,我的设计也没有固定的风格,而自己更喜欢没有风格的风格(自我定性为多性风格),因为每个人对事物的认识程度,还有对新事物的追崇度都不一样。

  作为设计师,只有充分了解项目性质,投资方的想法,才能更好地把多种风格结合在一起,做出没有风格的风格。而且我个人认为喜欢这种多性风格的人多一些,因为它没有具象的东西,更多地是表现一种空间的意境。他谦虚地挠挠头说,要做到这种风格还是比较困难的事情,需要设计师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和丰富的阅历,而自己目前也还没有达到,还需要继续努力,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表达出更深层次的意境。

  从业十余年,设计项目大大小小加起来也差不多200多个,熊绍辉在目前阶段来说最满意自己创作的哪部作品呢。他思考片刻回答道,目前来说,最满意的就是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施工出来的“金玉私人SPA会所”,在我看来这部作品想表达的意境很不错,也可能没有真正施工时甲方材料的替换、没有灯光打在替换材料上的别样效果,所以目前来说,这部作品是我最满意的。当然,未来也会有更满意的作品来替代它,因为每个阶段的认知、设计能力、审美观都不一样,让自己时刻努力着。

  设计执着 心中首选

  对于明年公司计划,熊绍辉打算招募一部分优秀的设计师归于旗下,在招募的过程中,他最看重设计师的哪些核心素质呢。他回答道,自己最看重的是设计师对工作的态度,只有热爱这个行业,才会更好地对待这个行业。设计技能是其次的,做到第一点,设计技能也会慢慢提升上来。因为设计师最需要的是为项目服务的心态,投资方选择了我们,那么我们就要投入百分百的工作态度去为项目服务,这种心态也代表了设计师的个人修养。

  对于心中最喜欢的设计师,熊绍辉提到,最欣赏的设计师之一是扎哈.哈迪德,非常欣赏她对设计的执着,欣赏她那种夸张大胆的造型,欣赏她那种对下一个建筑设计永远都不知道是个什么样子的态度。其实作为一名室内设计师,应该更多地借鉴一些设计大师的成功经验, 领悟他们对设计的态度。

厚积薄发 共享设计

  05年到07年期间,熊绍辉应出版社之邀,前后共出版了四本关于设计方面的书籍,包括《Lightscape/VRay/MaxWell室内外效果图表现技法》、《3d max & Lightscape商业效果图表现技法》、《VRay非凡视觉》等。这四本书汇集了他多年的设计经验和项目积累,在没有参考任何文献的情况下,历时一年多将它们完成,其中还有一本书被台湾引进作为设计学科的教材。这些书籍也是对他以前工作的一种回报和肯定,因为好的设计需要具备丰富的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设计来源于生活,更服务于生活,只有在不断地在生活中寻找,才会有灵感和好的创作。

  如此丰厚的设计积累,加上之前在培训学校的教学经历,熊绍辉是否有开设培训机构的计划,将这些积累与莘莘学子分享,他笑言,今年的确有这方面的计划,我们会在二线城市开设培训学校,系统教授一些在大学无法学到的设计方面的知识,在培训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到公司的项目中,让他们系统地了解项目的操作步骤,并一起完成项目。他补充道,等自己50岁以后做不动设计的时候,会考虑去大学当老师,奉献余热。

酒店设计与石材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