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检测到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较低,请升级Internet Explore 。推荐使用FirefoxChrome浏览器打开,否则将无法体验完整产品功能。
×
发布时间:2013-07-10    
 关于贺光宇 
 
LBY设计总院,副院长 
 
3D+C泛酒店空间设计建造顾问,设计总监
 
APHDA亚太酒店设计协会常务理事
 
关于“3D+C”
 
3:字面LBY设计三院;创作根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均有一个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我们的设计遵循天地万物的规律而产生。这个过程循环往复:致虚,守静,知常,归根。
 
D:DESIGN 设计。设计执念:一切来自真实的体验。
 
C:construction 建造;Consultant 顾问。设计目标:改变现在,创造未来。只为创造高品质未来。
 
关于“泛”酒店
 
我们是一个致力于专门做酒店室内设计的专业团队,酒店里涵盖很多空间包括客房、餐厅、会议室、spa等。过去我们不光做酒店设计,类似高级餐厅,高级俱乐部,夜店,高级住宅都做过,这些都和酒店里的很多功能有一些关联,我们以这样的专业性做为延展构成了专业范畴。这是广泛意义上的酒店,而不仅仅是指专职的酒店。
 
关于“全程设计”
 
图纸内容的完成仅仅是全程设计的其中一部分,真正项目完成到开业甚至在运营过程中我们也会去尽力了解情况,一个是帮助业主帮助客户在运营的过程中有哪些与设计相关的可以持续性的去解决就像售后服务一样,就像持续性的顾问。
 
全程设计缘起 
 
——机会往往是伴随着问题共同出现
 
设计流程不规范
 
酒店建筑设计、酒店顾问公司之间的矛盾与室内设计之间的矛盾,很多时候项目是一个新建筑,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在做建筑的时候只是在做建筑设计,没有请酒店管理公司,或室内设计师在那个时期介入,酒店应该是从内到外,先有室内“比如说客房应该是什么形态的、会议厅应该在哪、餐厅放在哪、宴会厅放哪…”等问题,事先都应该由酒店管理公司与室内设计师共同完成计划,建筑设计师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设计,这对建筑设计师也有更高的要求,他必须有很强的酒店设计经验会围绕这样的需求进行功能化的设计,再进行外部进行外观设计,再结合建筑景观做设计。而往往业主并不懂,他只请了建筑设计师,而建筑设计师也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只是按照常规去做,导致的结果是室内设计师虽然面对的是一个新建筑,可能面临把这拆了,把那补上,就像是面对旧建筑一样。其实应该在恰当的时间让恰当的专业进入酒店设计,多方从专业领域提出更多的要求与建议,一起往前推进才不会走弯路。
 
提倡全程设计在可控范围之内尽量解决这些矛盾,就像季裕堂的团队从建筑、灯光、配饰都分别有团队,内部就能形成很好的运作,对于国内来说这样的形式比较实用。做强了之后利用流程规范拉动更多的团队进行配合,但是前提是要有规范的工作流程,所以现在我们去研究灯光设计,研究艺术品,去做材料,去做机电都是希望能够全面的掌控设计。
 
业主与设计师关系推进
 
一个项目的好坏和业主有决定性的关系。业主对设计师的信任度在确认设计师的阶段就已经有了,再通过对团队、作品、前期工作的了解,信任度是不断地加强。当然一定会面临业主的意见和设计师意见不同,这个时刻是坚持和妥协并存,业主如果够专业他们的意见将是非常宝贵的,业主实际上是商品的买者,他因为喜欢才会买,我们要在他的喜欢与我们的设计诉求之间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平衡。设计师是一个服务性的工作,业主的诉求是我们工作很重要的前提条件,就像命题作文一样,文章写得好坏,与文章是否扣主题有很直接的关系,理解了才能用更好的方法进行叙事,做论证。设计师能取得其中的平衡点就会比较和谐了。
 
设计师在业主前的话语权越来越高,因为业主越来越能认同我们的观点,为什么我们要叫全程设计,我们特别关注“结果”,从最初的想法到最后变成经营的空间,这也是业主最需要的,如果设计师能做到这一点会更顺畅。选择是双方的,不仅业主在选设计师,设计师也在选业主,首先要价值观一样。
 
全程设计流程
 
建造也就是实施的过程,我认为是非常复杂的,图纸的很多内容在这个层面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不仅仅是图纸的问题。图纸涵盖了全部的信息,比如材料,机电设备专业,灯光设计,智能化,软装,艺术品等等有不同的材料商、供应商、施工单位来配合。而设计师是和业主站在一起的枢纽,帮助这些团队很好的去完成这项工作。根据酒店空间设计内容,根据不同阶段形成设计流程,根据流程上设定各个团队配合环节,在概念设计阶段,方案阶段(机电设计、施工图、灯光设计)。
全程设计里程碑项目
 
——CBD的博物馆大北宾馆
 
这个项目是一个改造项目。原有问题是大北宾馆是个80年代的建筑,内部已经破旧不堪,面积只有几千平米,对于酒店性的项目来说它并不大。并且在CBD区域高端国际品牌的酒店已经非常的多,它只是一个商务型的酒店,不是连锁酒店。我们在项目前期对定位进行了梳理,CBD区域的客人是比较国际化,商务化,个性化的,类似于高端商务人士,文体明星,他们对于价格不敏感,反而对入住体验很在乎,针对以上入住人士特点及地段分析我们就将大北宾馆定位在都市精致型商旅酒店。如果将它做成一般的酒店将毫无生命力,做成经济型酒店对于这样的位置来说就是浪费。它与国际性连锁酒店是有区别的,我们将提供定制性贴身服务。房间不大,但是我们对它的功能考虑得非常的周到,让住惯了大酒店的客人对这类型的酒店也会产生喜爱,而非对比的感觉。在北京这个区域这类型的酒店很少。
 
设计是讲一个故事,我们要赋予大北宾馆一个新的生命,很多这样的产品都是包装出来,都是讲出来的,这并不违反我们所说的“归根”。业主希望能够表达CBD的变迁,我们将有些功能集合在一起,我们将屋顶改造为观景区可直接看见CBD的景色,将酒吧酒廊集合在一起做成图书馆,让客人在繁忙的商务工作之余在那可以得到一种放松,同时也可以处理商务事物。我们还会将图书馆融入一些“博物馆”的理念,让CBD的历史整体贯穿到酒店的文化当中,这样酒店的文化属性与内涵就变得不一样了,从外在来说它也起到了城市的宣传,宣讲的作用。
 
这个项目的难点在于酒店空间本来就不大,我们希望将多媒体数字技术做成动态展示运用在酒店当中,在装修上没有太大的投入,但是对于先进技术的部分是我们重点需要去把关的。因为这是直接彰显酒店定位、品味、给客户最直观的体验的设计。
 
这个项目是从前期的策划到开始实施实践,是我们全程设计的里程碑,我们希望能够主导这个项目,从开发到完成,真的就像被设计出来的东西,从而完成我们预想出来的结果。包括我们会给它什么样的设备什么样的功能去完成,甚至是什么样的艺术品、颜色,经营上,logo标示、平面系统。我们希望都能介入。我们一直在很专注的研究酒店,所以才能在业主需要的时候为他们提供很好的思路。
 
大部分人都认为好的东西是和艺术相关的,它通过与艺术做关联形成一种理念,人们往往都认为艺术是和天赋有关的,他们认为用艺术的东西就和别人不一样,而实际上,我认为从设计本身来说这些东西都是很正常的,设计是需要去讲故事就是这样的一个道理。
 
“浮躁”的中国,“平静”的王澍 
 
中国的设计刚刚开始,中国的消费设计刚刚开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中国设计进步很快,差距很大,整个行业从业人员不少,只有少数人走在前边,他们是行业的引领者,是榜样,这是时间、经济发展的差距,对于设计师来说是国际化的差距。无法用最快的速度去了解世界发展的最新技术。这是整个行业都在发展的过程。中国设计更多的是在模仿的阶段,有一部分做的好的已经突破了模仿。模仿是一个过程。
 
中国现在很浮躁,想静也静不下来,但是我相信慢慢的我们会沉淀下来,会把东方的东西变成国际性的世界性的东西。中国学术界与设计界都在形成这样一种共识。虽然现在这个行业还很不规范,很浮躁,但是正在朝好的方向发展。现在已经有一大批发展得很好的设计师,无论是室内设计、建筑设计还是产品设计还是服装设计,有很多人他们是根据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在致力于这样的研究与实践。
 
就我个人理解王澍的获奖正是因为他的不浮躁,他是“致虚、守静、知常、归根”最好的实践者,他根本不追逐名利,很少做商业性项目,在杭州做的商业楼盘也是为了实现住户更好的居住体验。有几个人能真正像王澍那样不追逐真正的名利,不追逐所谓商业上的成功?他在大学里静静的教书,教书之前过着很平淡的日子,很多年他一直在思考与研究,只有这样的条件才能做出这样的引发国际关注的奖项。
 
王澍的东西在我看来就是东方的东西,他没有常用的手法,但是从根上看,可以看见他的东方设计理念,都是最简单的,这正是我们的老祖宗过去所一直提倡的“道法自然”,包括他对于空间的处理,功能性的处理都结合了传统文化。王澍是延展了东方文化,并不能的单纯的说是在创作王澍已经做得很好了,但是不能说是一种创作,他是回到本质的设计。
 
让“中国速度”慢下来
 
中国现在在盲目的追求“中国速度”,为什么我们急躁,为什么我们忙,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或者是投资方都在赶着做很多事,现在有些连锁性项目从建筑,到室内设计,到投入运营只需一年的时间,但是这样就会形成建筑设计的雷同化,图纸套用化,通过速度来降低成本以实现快速的运营。这个也不叫快设计,这个叫乱设计,是一件不对的事情。
 
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用一个正确的方法去做事情,比如说日本人,或欧洲人,因为社会发展阶段不一样,他们会很慢的去做一件事情,相对的他们有很多的时间、精力去支撑他们做情。中国现在变成了最大的市场,国外的设计师在改变自己过去的设计节奏以迎合中国的业主的发展需求,我认为这是不对的。因为这样“快节奏”的设计实际上无论是我们或者是业主或者是项目本身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所以“慢”是我们所追求的。我们所追求的是按照事物本身的规律去工作去生活。
 
后记:
 
中国人很喜欢三这个数字。老子曾经说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本身我们就在做一个从无到有的东西,然后让它形成它应该有的样子,这个和我们东方的哲学,从时间、空间发展的认识是很契合的,虽然我们对于传统文化并不是很深刻的去了解与掌握,但是我们愿意去学习,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对这些东西很感兴趣,认为它很深奥,很有道理,我们愿意通过我们的学习生活实践去做这些事。
 
“归根”是回复事物的本来面目,设计不是被创造出来的,它应该本来就在这个里面,我们只是把它展现出来,事物本来就有最合适,最本来的面貌在里边。本来就已经存在了,无论是在你的心里或是在建造的过程中。
 
酒店设计与石材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