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检测到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较低,请升级Internet Explore 。推荐使用FirefoxChrome浏览器打开,否则将无法体验完整产品功能。
×
发布时间:2013-04-28    

  建筑学博士、经济学博士、自然地理学博士后。

  现任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系主任、教授,米兰工业大学客座教授,莫斯科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分会学术委员。

  主持设计的郑州御金城二期项目获2008年度第五届精瑞住宅科学技术奖住区规划设计唯一金奖;2007年获北京市创意设计年度青年人物金奖;2007年上海外滩滨水区城市设计与美国哈佛CKS合作方案获得国际竞赛冠军。目前已发表建筑与城市规划论文30多篇,出版专着及译着十余部。

  “拥有设计良好,有国际远程航班的国际机场;低犯罪率;国家提供优质的教育;高素质的保健医疗服务;气候宜人;通信系统良好;社会容忍度高,能容忍同性恋,不同种族,并让妇女平等就业;子夜时分仍能买到酒;公共交通包括的士收费合理且服务佳;当地媒体及国际报章杂志的有无多寡及其素质;城市规划可让市民接触到大自然,并尽量避免污染和生态破坏。”

  这是被誉为21世纪风格鉴赏家,《国际先驱论坛报》和《单片眼镜》创办人泰勒·布鲁尔提出的当选世界宜居城市的11项基本准则。

  在今年英国经济学人资讯社(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组织的全球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调查中,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城市继续称霸榜单。墨尔本蝉联冠军,加拿大的三个城市温哥华、多伦多和卡尔加里排在亚军维也纳之后,分列第3位~第5位。在亚洲的中心城市里,以日本的大阪和东京排名最高,分别为第12位和第18位。中国内地的上海和北京仅排第83位和第99位。

  “中国城市的真正发展刚刚经历了30多年,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韩林飞如是说。

  城市文明的最基本原则:情感的延续与归属

  城市发展的进程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等几个阶段。在由低到高的进化过程中,随城市的拓展和经济的迅速增长,逐步出现了城市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空间紧张,生态质量下降等一系列伴随而生的城市问题。与此同时,人们对生活环境、生活质量、生存状态的要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并且总体上需求越来越复杂,要求越来越高,这个必然的进化趋势导致人们越来越关心人居环境及自身的生存状态。

  宜居城市这一概念由此走进人们的视野。究竟满足什么样条件的城市是宜居城市,什么样的城市不是宜居城市,目前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标准,由于城市的历史文化、性质、规模及所处的地域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也很难确定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是,有一个共同的准则,就是生活在那里的居民认为这是最适宜于自己居住和生活的城市。

  韩林飞将这个准则细化为五个方面:“第一,要具备良好的自然环境,包括生态环境与物质形态环境,生态环境是指天然形成的山川、湖泊,人们可以在一年当中去体味春、夏、秋、冬更迭的美景,物质形态环境,是指在这座城市里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关系,即便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二者也能相安无事。第二,要具有良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文化根基,人类是有感情的动物,他需要有归属感,否则就不会对生活的城市产生感情。第三,要拥有完善、公平的基础配套设施,使人人能够享受到购物、就医、升学等公共服务,同时以公交系统优先发展为核心,为居民日常出行提供便捷的交通。第四,一个城市还要充满创造力,通过技术上的创新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可以让60%,甚至70%的中青年人群实现就业、创业、生活、工作。第五,这个城市还需要有良好的制度体系,让每个人通过自身努力获得平等的竞争机会,看到生活的希望。”

  在采访中,韩林飞提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延续”,他把城市概括为一个“能为下一代延续发展提供更好服务的综合系统”。

  “人与城市的关系除了血缘关系的延续还有历史空间的延续。就像我们看到北大红楼,能够回忆起当年的五四运动;看到鸟巢,能够感受到奥运会时的辉煌。城市的发展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程,不是断裂的。我们昨天的文明是今天的遗产,今天的文明则是明天的遗产,把握住这个关系,文明才能一代一代延续下去。否则,城市会变得像机器一样,人失去归属感。这违背了城市文明的最基本原则——所有居民能有良好的文明体验,能有舒服的情感投入和付出,有一个情感的归属。”

  “以法国巴黎为例,漫步在街头,你能感受到历史的氛围与气息,这里的名人故居留给人们无限流连与遐想,这就是品位与品质共存的城市。”

  宜居城市:不能仅仅靠规划

  韩林飞认为,宜居城市不是靠单纯规划出来的,而是在大方向不变的前提下经过漫长的纠偏和校正的过程。英国的伦敦、美国的华盛顿、俄罗斯的莫斯科都是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才形成今天的城市风貌。

  表面来看,我国的大城市与发达国家城市差距不大,该有的都有,甚至它们没有的我们也有,但从微观层面上看,这种差距是巨大的。我国传统城市规划过分注重硬性和表面性的东西,却忽视了地下的,长久的,可持续的东西,譬如排水系统。今年7月21日百年一遇暴雨袭击北京城,造成部分居民伤亡,多处房屋被淹,但是故宫幸免于难,这说明它的防御及排水系统非常好。对于地下的管网设施和排水系统要有长远的眼光,这是五六百年前老祖宗的建筑带给我们的反思。

  对于自然生态环境,也要有长远的战略。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作为城市发展的代价。要考虑到城市环境的承载力,加强对城市生态环境敏感地区的保护。“哪怕我们现在发展得慢一点,也不能断掉子孙们的资源。”韩林飞在《灾后重建的理性思考》一书中对人类长期的城市建设活动进行了一系列反思,“自然的力量是无穷的,大自然会在不同的时间以不同的方式回报给人类。在进行规划设计的时候,应尽可能多地考虑人与自然如何互动,自然,和谐相处,让未来的新家园,变得更加适应环境,适应自然,以一种和谐的方式存在于自然界中,以获得更具可持续性的生命力。”

  其实宜居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每个人的感受有直接关系,它只有程度的差异,没有绝对的宜居与不宜居。目前我国宜居程度相对比较差的城市,主要在环境的健康性,出行的便利性,居住环境舒适性等方面存在问题,比如在北京,出行就是制约城市宜居程度提升的关键。
  “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还相对滞后。其主要原因是我们以前的基础设施投入,特别是城市内部的基础设施投入,地面多,地下少。既然我们的城市化进程与国外不同,我们可以发展出自己的特色,比如依靠现有的基础,把各种公共交通方式更好地组织起来。过去老百姓主要依靠自行车出行,短距离内不但快速有效,还节能环保,锻炼身体。前不久,北京已经在数十个地铁口启用了自行车租赁服务点,建设和利用好这套系统能够充分发挥出城市交通规划中自行车车道规划的优势。”

  “另外,还要把城市生活和城市效率有机融合起来。现在很多人开车到办公楼下,下班再开车回家,交通效率提高了,但是城市生活的细致性和丰富性却被湮没了,汽车让人断掉了对城市生活丰富性的体验。我们生活在城市中,不应该仅仅是简单的物质化个体,而应该是有血有肉,情感丰富,有精神追求的人。如果我们能把城市交通建设,城市文化建设及城市中人自身的建设有机融合在一起,从而进一步对城市进行规划和建设,城市会更有活力,更加宜居。”

  就地城市化:或许是宜居的一条出路

  30年来,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从17%提升至37%,有的地方甚至到达了52%。城市化水平迅速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宜居程度,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尽管我们已经作出了许多改变,许多问题的解决仍然不尽如人意。比如如何解决基本的就业、就学和就医问题,外来务工人员如何与城市形成良好的互动等等。

  “城市化不仅仅是修大马路,盖高楼大厦,而是地方产业与优秀资源的结合,是我们对弱势群体和弱势城市的关注。我们应该让资金的注入与城市的发展结合起来,让竞争和平衡有一个差异性的调节,而不是让好一点的城市越来越好,差一点的城市越来越差。”

  “现在,农村里的很多乡镇和集镇都是历史悠久的地方,遗憾的是工业化与文明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中国的现状是,年轻的,有活力的人都搬走了,只留下老弱病残,一些中小城市仿佛成为了一座空城,这将严重影响到今后城市的发展。这些空城会逐渐衰败,而中心城市越来越膨胀。一些欧美城市,如纽约、伦敦都出现过大城市病,我们不能重蹈覆辙。”

  韩林飞认为城市的资源与发展的强度,应该是一个自然增长的状态,而不是通过经济手段将其聚集在大城市之中。现在好的学校都集中在大城市里,高端人才的聚集效应极大促进了大城市的发展,而真正需要人才的地方,需要就业带动的地方却没有人去,造成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要实现城市的自然增长,就地城市化是一条出路。这需要政府在做城市规划时,制定一些引导性和支持性的政策。鼓励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回到本土,为本土的建设作贡献,让他们在偏远的地方解决交通问题和信息沟通问题,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缩短。有了良好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环境和就业环境,这些城市才能够逐渐扩展。在欧洲那些人口只有几万人的小镇,大家都是安居乐业的,而且有着融洽的亲情邻里关系。而现在很多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距离父母亲人非常远,这就会造成之前提到过的没有归属感的问题。如果在所有地方都能享受到公平的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谁愿意背井离乡呢?”

  以人为本,永远是发展宜居城市的初衷。城市发展不断回归舒适、休闲、健康、安全和文明等人类最基本的追求,使人居环境更贴近自然和城市文化,让每个人公平地成为城市自然当中的一员,而不是被动没有根基的漂泊,这是中国城市所要努力的方向。
 

酒店设计与石材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