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检测到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较低,请升级Internet Explore 。推荐使用FirefoxChrome浏览器打开,否则将无法体验完整产品功能。
×
发布时间:2011-03-11    

  石质文物是指那些“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以天然石材为原材料加工制作的遗物。”石质文物与人类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息息相关,并且占据了全部文物的较大比例,可以说,做好石质文物的保护与研究工作,对我们这个文明古国来说意义重大。

  不同材质的文物有不同的保护方法与程序。从源流到枝梢,我国现代意义上的文物保护也已将历百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步,文物保护行业也逐渐朝分工细密的方向发展,开始在不同领域逐步形成各自适用的科学保护方法。就石质文物保护来说,除了所涉及的多学科知识以外,在对不同石材岩性认识上尚有相当大的研究余地。因而,石质文物保护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最好有一个从博而约的过程,找准切入点,在特定的微领域做到全面掌握,从而由此及彼,融会贯通。笔者深知文物保护行业博大精深,虽有前辈开拓和国家的行业标准作指导,但作为一门学科来说尚形成不久,未臻系统与成熟。

  对于很多石质文物来说,清洗是开展保护工作的基础,而对于那些没有缺失和明显裂隙等严重病害的文物来说,清洗甚至是保护工作的重点。清洗也是开展石质文物保护的难点,这牵涉到清洗效果评估问题。目前,对于常用的石材清洗效果,国际上有一整套评价标准,包括肉眼视觉、标准色度、表面粗糙度、水吸收系数、水蒸汽扩散阻力和生物寄居率等6项,并且对数据单位、检测方法和一般要求都有量化标准。浙江大学张秉坚教授在《石质文物的清洗技术和清洗效果检测》一文中就曾引用过这套标准。可以说,如果将清洗工作上升到真正的科学层面,我国目前的主要依靠肉眼观察而定出的标准如色泽均一、线条明晰、无残留污垢等,是比较表面和粗略的,难以成为可靠的检测评价方法。对于开展石质文物清洗工作的人员来说,往往将前期调研、方案编制和清洗过程做得精益求精,但在最后的评估阶段有所欠缺,不利于清洗工作的导向性。所以,加强对清洗效果的评估,使清洗效果有科学的评价体系可依,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国际评价标准中,标准色度是一项重要的参考值,它规定了石质文物清洗前后色度变化的要求。如果石质文物清洗前后色度变化超出一定范围,文物保护修复就违背了真实性原则。但在清洗工作中,尤其是化学清洗剂的使用,经常会伴随着石质文物色度的改变。如何使文物清洗后更加贴近原始色度,这就需要有一个恒定的、可以作为模板的参照物。

  尽管可以用色标卡对清洗前的石质文物本体进行拍照,记录下修复前的色度,但它只是文物本体的原始资料,不能用来说明清洗的有效性。在本体上做试验块虽然也可以起到指导清洗工作的作用,但对于缺乏经验的工作者来说,试验块本身的清洗程度控制又成了新问题。为了在清洗过程中更加精准地实现色度的控制途径,笔者以为,可以引入空白石材样品制备的方法。

[page]

  所谓空白石材样品制备,是指在石质文物清洗过程中,同时准备与石质文物本体性质相同的石样。例如石质文物本体系房山汉白玉,就取房山出产的汉白玉石样;本体系大足砂岩,就取大足出产的砂岩石样。这样做的目的是很明确的,即在清洗过程中,随时对比参照物,以避免清洗不到位或是清洗过头。

  有两点因素可以支持这个说法:第一,石材清洗的国际评价标准要求本身就是一种对比的方法论,清洗后需要同原石材进行比较,比如清洗后用三基色色度仪检测的标准色度与原石材相比要求E≤3,这里显然要求有石材样品的制备,从这一点来说,制备石样是必要的;第二,石质文物本体的颜色是由其组成矿物所决定的,在保存环境中具有相对恒定性,所以找到与之对应的石样是可行的。

  在实际清洗过程中,需要制备以下两种空白石材样品:

  1.空白样品:即无污迹不清洗的同种石样,作为清洗效果、清洗影响因素和残留比较的参照物。
  2.空白清洗样品:即无污迹但同样清洗的同种石样,以比较清洗行为本身对石材色度和表面形态的影响。

  空白样品是清洗的最终参照,是石质文物的原始状态,是它的“庐山真面目”,只是由于时间和环境因素,导致真面目不能完全再现,但由于空白样品的存在,清洗工作者可以做到胸有成竹。空白清洗样品则着眼于清洗本身对石材的影响因素。清洗特别是化学清洗,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石材的外观性质,通过空白样品的对应清洗,将之与不清洗的样品进行比对,我们可以了解清洗行为本身对石材色彩和孔隙率影响程度。进行石质文物清洗时,我们应该认识到,即使将附着的病害全部清除,文物仍不可能回到原始状态,接近原始状态的程度只能是≤空白清洗样品。当文物出现或接近这个状态时,清洗就应该告一段落了,如果再进一步清洗,就会出现清洗过度,从而错过最佳的清洗效果。

  所以说,在目前的石质文物清洗工作中,作为清洗指导和评估的一种手段,石材样品制备还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可以进一步规避清洗行为的负作用。如果一种清洗方法对石质文物色度改变太过,就应该考虑如何避免,或者换一种清洗方法,显然这在一定程度上离不开石材样品的制备。

  当然,石材样品可能是新的,而文物总是加上了历史的底色,两者在亮度上存在一定差距。但请注意,“色度”一词指的是不包括亮度在内的颜色的性质,反映的是颜色的色调和饱和度。这样一来,用石材样品指导石质文物清洗的色度问题就不存在语境上的差错了,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到与所要清洗的石质文物相对应的石材样品。

酒店设计与石材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