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检测到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较低,请升级Internet Explore 。推荐使用FirefoxChrome浏览器打开,否则将无法体验完整产品功能。
×
发布时间:2013-07-02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硕士毕业,广州共生形态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高级室内建筑师,主张空间设计的跨界思维。从事建筑、室内、景观等多领域的设计实践,设计作品具有较强的建筑感和现代简约的风格,曾获香港亚太室内设计大奖和金堂奖。
 
  彭征学美术出身,做过漆画、平面、雕塑,过度了纯粹创作艺术家的阶段,在05年和合伙人创办了共生形态设计公司,专业从事职业化的室内、景观、建筑设计。代表作品包括“‘风动红棉’广州亚运会景观创意装置设计”、“南昆山十字水生态度假村”、“凯德置地御金沙售楼部及样板间”等。
 
  谈“共生形态”--讲求设计的跨界思维
 
  笔者问及“共生”、“形态”是谓何意?彭征释义说:“中国正处于高速的城市化发展阶段,这种高速巨量和大规模的社会建设事业鼓励社会性的设计实践。我们希望用这个词语来勉励自己。因为在做一件设计的时候,我不仅在影响人的生活,而且也致力于中国城市面貌的呈现,也是我们最初所谈到的中国原创,而且希望同行一起来“共生形态”,在某种意义上,这个词组颇具历史关怀感。”
 
  从共生形态的信念鞭策到设计师具有个性化的设计理念,彭征说,“做设计要讲求空间设计的跨界思维”。
 
  “现在专业市场越来越细分,反而导致我们好的设计人才也越来越稀罕。我在国外了解的情况与国内不大一样,因为他们一个项目下来,可能是以建筑师为中心,并由建筑师去组织相关专业的同行一起来完成项目。比如国外的服装,建筑,产品设计等各领域的交流是相当多的,跨界也很多。而在中国因为市场的细分,加上行业一贯以来的工作习惯,导致各个专业脱节,甚至有壁垒,比如学规划的,不去了解景观;学建筑的,不去了解室内设计,做出来的东西不但整体性欠缺,而且风格也不统一。所以,设计要学会站在“门外看门内”,要具备跨界思维。”
 
  谈现状--想一直走设计这条路
 
  笔者看了彭征的履历,获得颇多的设计类大奖,他态度却是低调的:“其实对参赛,比较被动,因为市场拓展这一块我不是很擅长,随着公司越来越规模化,我们也非常鼓励设计师参赛,包括我个人也一直把相当大的一部分精力放在设计上。共生形态比较注重设计作品的质量,每年也就出几套自己比较满意的作品,有时会也因为过于注重作品的质量而推掉很多的设计工作,因此我们也很乐意向大家展示我们的成果。最近快忙晕了,有个酒店的设计工作,还有些是地产商的一些样板间的设计,都在赶“五一”消费节点。我本人对建筑比较感兴趣,除了常规的室内设计,最近还在做两个建筑。一个是西安长安路的地标性建筑,我们在做外观设计;另一个是商业机密就不方便说了,是惠州那边的一个非常有名的度假区,在做一个度假公寓。”
 
  谈理想人居--人和自然最大程度接近
 
  从工作回到生活,彭征的状态是绝对放松的,这体现在他家的居住环境里。大道至简,极致简单是彭征家的特色。入户花园的鹅卵石与盆栽、竹帘相映成趣,拐入玄关后除了那肆无忌惮的一片纯白,雅致大气的中式线条,还有很多学生时代的画作——各种让人玩味的表情,配上最朴素简单的装饰,这一切说明了房主是个不愿落入俗套的人。
 
  对于室内设计最理想的人居环境应该是怎样?彭征自有观点:“我们现代的建筑不应该是快餐建筑。混凝土廉价、快速的这些特性都符合城市化的需要,也正因为我们的建筑都是混凝土,就需要给它穿件衣服,于是就诞生了装饰行业,要刨根究底的话,这种建造方式是不是正确的,是不是符合真正意义上环保的人居理念,我觉得要打个问号。我越来越觉得现在的建筑就是在一个混凝土的房子里面贴上一层又一层的包装,再把它当做商品卖掉,实际上我们室内设计师在做的东西很多时候跟建筑是无关的,跟装饰有关。现如今的市场状况决定了我们大部分都在从事这样的工作,这个工作性质很无奈的,然后衍生出各种各样的的风格,其实也就是各种各样的“装饰”产品。理想的居所应该是建筑和室内是合在一起的,人和自然能够最大程度的接近,理想的人居环境是能够沟通的一种空间。”
 
  追求大道至简,追求人与自然的平衡,讲求设计要具备跨界思维,彭征在05年之前是“艺术份子”没有一份完整的室内设计作品,05年之后专业做室内设计,第一套作品便获大奖,除了天赋之外,更多的是灵性与努力。
 
  彭征作品:凯德置地御金沙交楼标准样板房
 
  海的记忆 丽丰棕榈彩虹花园交楼标准样板房
 
  彭征作品:广州利海君临天下住户会所
 
  动态建筑--关于临时性商业建筑的设计实践
 
  彭征作品:南昆山十字水生态度假村室内设计
 
  彭征的家--集禅意笑意及创意于一体的白色空间
 
  摄影师之家 祈福新邨南湾半岛花园样板房设计
 
酒店设计与石材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