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检测到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较低,请升级Internet Explore 。推荐使用FirefoxChrome浏览器打开,否则将无法体验完整产品功能。
×
发布时间:2013-04-24    

  石材是建筑工程和建筑装饰业无以伦比的高档装饰材料,自八十年代以来,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发展生机,使我国石材工业迅猛发展壮大,步入世界石材第一生产大国之列。唯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有其辉煌的发展时期,也有其“寒冬”的阶段,业界不少有识之士早预感到发展的危机与挑战,因而在迎接挑战,创新变革中又出现了新的发展态势,据笔者所见所闻有:

  一、石材业向转型升级方向发展

  今年以来,由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以民营为主的中小石材企业带来不少的冲击。如何应对危机,在“危”中求“机”,成了石材业走向转型升级求发展,求生存的必然,归结起来有四种转型升级方式:

  1、以拓展企业发展空间促企业转型升级;

  2、打造企业区域增长级,以优化空间布局促转型升级;

  3、以区域协作促企业转型升级;

  4、以招商引智促企业转型升级;

  在这一发展态势下,转型升级类型有:

  在行业上由纯石材业向冶金有色矿山开采、加工,入股于造船业、旅游业、建筑彩板业、环保设备制造、化工薄膜、建筑装饰等转型。

  在区域上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的四川、云南、新疆、内蒙古、湖北等省市拓展。

  在企业自身的升级上主要是向规模化、技术创新方向发展。

  在联合、共享、共求双赢上同房地产业、建筑业上进行联合与协作。

  通过以上方式实施企业的转型升级,如云南恒桑矿业集团、浙江力宝高新建材、浙江南梁石业、昆山五洲石业、上海广典石业、深圳康利、高时石材等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石材产品营销格局的多元化

  由于时代与环境的变化,市场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格局,不少企业在市场的博弈中,认识了市场的规律与走向。故在营销格局上实行了多元化,即既重视国内的建筑工程、建筑装饰、市政、园林、水利、环保、交通工程;也重视国外市场,如昆山五洲石业50%的产品出口西欧,50%为国内市场;上海广典石材40-50%供出口,50-60%销于国内工程;不少企业既抓城镇市场,也不放弃农村乡镇需求。既在建筑工程上出手,也重视交通、环境、园林、水利建设之需,可以说石材产品的触角已遍及国内、国外、城乡的每一角落。

  三、石材矿山开发的地域性转移趋势

  “重加工、轻矿山”是2001年前的趋势,自2001年后,我国石材“大哥大”与有实力的石材企业纷纷踏进石材资源大省去寻求高品质、储量丰、矿山整体性好、易开采、交通方便的地域去开发。现这一趋势有三个拓展方向:一是同国外名品矿山,如土耳奇、伊朗、埃及的大理石;印度、巴西、西班牙、加拿大的花岗石矿,葡萄牙的砂岩矿(木化石)等,采取自采、合采或荒料包销等方式进行;二是加大对国内石材名品,如新疆红、黄金麻,山西黑、蝴蝶蓝;内蒙古的玫瑰、蓝天白云,四川的啡钻、金绿,贵州大理石,云南“添宝绿”花岗石、汉白玉大理石,山东的莱州白,江西星子白等石材名品矿山投入巨资进行开发。三是由沿海地区、东南部地区向中部的湖北、河南、江西,东北的吉林、内蒙古地区,西部的新疆、甘肃、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矿山、加工厂投资开发。

  四、人造石材是石材业发展的重要领域

  人造石材具有色彩艳丽、光洁度高、颜色均匀一致、抗压耐磨、韧性好、结构致密、比重轻、不吸水、耐腐蚀、放射性低。

  人造石还具有资源利用优势,一个年产40万m2的厂家,一年可消化3-5万吨天然石废料,符合国家提出的节能减排政策。

  随着人造石生产技术由纯压板式向流水线的机械化转变,它正朝着多功能、超薄型、多样化,如由单色向双色、多色、拼花方向发展,日趋被建筑工程所选用。

  正由于人造石材具有以上的特色和价格适中,在广东、福建、上海等地发展迅猛。预测其未来将和天然石材平分秋色,是石材业的一个新兴产业,前景看好。

  五、石材产品向薄型化,保温节能型发展

  石材是一种资源性产品,从石材资源的保护,节能与现代建筑的轻型化出发,石材的薄型化是必然要求。现天然石材的薄板、超薄板加工已由原来的10毫米、8毫米,发展到今天大理石超薄板已薄化到1.2-1.5毫米,花岗石也能加工至3毫米,人造石材的石英岗石已有厚度仅为3毫米的产品问世。这不但大大节省了资源,降低了成本,为建筑工程用材轻型化提供了保证。

  石材产品向保温节能方向发展也是近年来的一个明显趋势。如浙江麦克辛石业已成功开发出保温复合板、铝蜂窝板、透光板、石材超薄天花纸板。山东石通石业公司已成功开发超薄石材保温干挂复合板,用聚合物砂浆使保温复合板与墙体有效地粘结,达到天然石材干挂的效能。

  这类石材复合制品其重量只有通体板的1/5至1/10,具有隔音、防潮、保温性能,大大降低了建筑群体的电能和热能消耗。同时由于质轻,在运输、安装上大大节约了成本。可以预见节能保温石材产品的发展与市场空间广阔,它适应了时代的要求。

  六、石材业与“石文化”创意产业结合

  石材企业做的不是简单的石材产品,而是一种高尚的、富含文化底蕴的产品。所以如何推动我国石材及石文化产业的有机结合,挖掘“石文化”在中国石材产业中应有的价值,去参与国际竞争是不容忽视的一种发展态势。深圳汉玉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依托其丰厚的矿山资源,同四川艺术学院、广东美术学院等联合,一直致力于中国立体艺术产业和石文化产业(石雕、石刻、石艺、饰品等等)的发展,在深圳宝安区创立了我国第一个石文化主体艺术创意园。他们认为中国石材产业的异形化和中国主体艺术产业材质大理石化,是极具前瞻性和发展空间的全新选择。

  七、机械化是石材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国石材机械从无到有、从原始向半机械化、机械化方向发展。在制造上从引进吸收、消化仿造、向自主创新上迈出了十分可喜的步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矿山开采上;从长期主导我国石材矿山开采的爆破和人工凿岩(打契)开采法,向挖凿机、装载机、火焰喷枪、垂直钻、水平钻、液压顶石机、高压水切机、金刚石串珠绳锯、金刚石连臂锯、金刚石带臂锯、圆盘锯等转化。目前在矿山开采设备中采用较广泛的有导轨园盘锯、金刚石绳锯、金刚石连臂锯等。尤以导轨园盘锯较多,其锯片直径已从1.2m到4.2m的大片锯切,从单向(单刀)到双向(双刀)发展,大大提高了石材的荒料采出率与规整度。二是石材加工设备从小型园盘锯到多片大型化、组合化发展、大砂锯、大排锯、连续磨已是规模企业的选择。在我国石材机械生产的科达、盛达、华兴、华隆、飞宙、常至等都迈向了自主创新成套生产的里程,并正向全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

  八、石材市场向基地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我国石材市场经历了集市式、门市式、厂棚式向钢房式、综合式方向的过程。现市场的一个重要趋向是向大型化和产业基地化方向发展。华东石材市场现已发展到占地达2000亩;京津国际石材产业总部基地占地达5000亩;长春东北亚总部基地占地22.2万m2,建筑面积达38万m2;嘉兴长三角国际石材城占地1000多亩,建筑面积38万多平方米。

  在市场的功能上在向国际贸易、品牌展示、技术开发、物流配送、网络信息推广、电子商务、仓储保税、总部结算、生活配套等多功能综合配套方向发展。

  在市场的经营理念上,经过多年的探索,不少市场已本着“汇集天下精品,创建一流市场”的同时,向着“1+6”模式的物流业方向发展。依托相关物流服务设施进行降低成本,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和改善物流服务有关的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产品运输、订单处理、产品批发和终端销售的全能型格局转变。

酒店设计与石材应用